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大雁(朱红艳)

生活没有传奇,简单就是幸福。作品多是原创。

 
 
 

日志

 
 

【原创】挽留即将辍学的学生真不易  

2013-04-03 13:38:34|  分类: 教育随笔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挽留即将辍学的学生真不易

    ----班级教育随笔

昌图县十八家子中学朱红艳

 一位很有个性的男生,一位有辍学想法的学生,这些天来,我一直在想办法挽留着他,挽留即将辍学的学生真不易!

学生辍学案例:

斌是一位很聪明懂事的男生,一直以来关心班级、热爱集体。以前学习也很用心,可是这学期开学之后,我发现他不爱学习了,有时候上课书不爱拿出来,而且前一段因为和父亲吵架,他也有了不想来上学的想法,在家里呆了三四天,后来我给他打电话他才回来。面对他有辍学念头产生的现状,我觉得我应该想出一些办法来帮助他和挽留他了。

我所采用的挽留方法主要是多注意观察他的行为表现,及时谈心鼓励。一天上午的一节数学课,我在教室的外面发现他上课的时候,将手放在下方,好像在故弄着什么东西。下课了我走到他面前,他还在那里聚精会神地摆弄着什么。仔细一看,他正在用手机聊天呢。班级班规里有规定:学生不能在上课的时候玩手机,于是我将手机拿了过来,放在了我的包里,准备放学时再还给他。

 下午这节课是语文课,我坐在了教室里和学生们一起听课。扫视了班级一圈,学生们大多数都很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着。过了一会,我发现斌又把手放在了下方,走到了他的身边,发现他的手里又玩起了手机,仔细一看,还是我没收的那部。我将他从教室里叫了出来,询问他为什么手机没收了,还要继续取回来玩呢。听我这么一问,他马上说:“我不想念了,在教室里呆不住!”然后他就开始给母亲打电话,打了好几遍也没有人应答。

 面对着这么有个性的男生,我刚开始没说话,在他给家里打电话无人应答之后,我开始说话了。我问他:“你不想在班级念了,那回家里呆着有意思吗?前几天你也在家里呆了几天的,在家里好吗?”他说在家里也没意思,想出去打工,可是父母不让。

我对他说:“你这么小,出去打工父母怎么能放心呢?父母对你寄予了那么多的期望,他们给你吃好的、穿好的,多么希望你能够好好学习,将来考一所好学校呀!老师不希望你这么小就回家呆着去或者放弃学习,我是对你负责任,才这么管你。你想一想,如果你不念了,我也会很省心,省着和你操心、因为你不按时回到班级学习生气、因为你不按时上交作业生气,可是为什么老是会管你呢?我就是希望你不要给自己的青春时光留下遗憾,因为人生没有返程票。等你过了这段年龄,再想重新回来学习就不容易了!”

我说的话可能是触动了他,他不再那么强烈地表示不想念了,但是他说他有时候还是会呆不住。我说老师就对你有两点硬性要求,一是按时上交作业,二是上课不要玩手机。保证这两点,中午可以稍微晚一些回到班级来。看我对他这么宽松的要求,他表示一定会完成这两项指标,关闭了手机,回到教室里继续认真听课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认真地观察着他,上课不说话了,也开始认真听讲了。能够挽留一位即将辍学的学生,心里很开心。虽然这样的学生有时会令我们班主任教师很生气,但是每位学生都是我们的宝,我们都要尽最大的努力去让他们的青春时光里更充实和丰盈,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希望将来他们回忆自己的初中生活时,会很欣慰地对自己说:“我努力了,无怨无悔!”
     
做班主任十多年了,其实初中阶段,尤其是八年级的时候,一些意志薄弱或者学习吃力的学生极有可能出现辍学现象,能够挽留这些即将辍学的学生真的很不容易的。有时候,当时把一些辍学的孩子找回来了,过了一段时间,他们还会产生辍学的想法。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做更加大量细致的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经过我们的努力能够留住即将离开教室的学生,希望教室里不会因为缺少某一个人而显得空荡荡的,希望学生们都能把握青春、成就自己的梦想!

 挽留一位即将辍学的学生真的很不易,再难也要面对、再难也要努力去做下去!

  评论这张
 
阅读(334)| 评论(8)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