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大雁(朱红艳)

生活没有传奇,简单就是幸福。作品多是原创。

 
 
 

日志

 
 

【原创】该多就多 该慢就慢  

2011-07-06 10:52:42|  分类: 培训体会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该多就多该慢就慢

             ---浅谈帮助学生总结语法问题

/大雁

今天有时间了,我又仔细聆听了专家的视频讲座。看到了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说的一句话:“没有语法,人们表达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 由此可见,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觉得教师在帮助学生总结语法现象时,要注意该多就多,该慢就慢。

 一、情境中渗透语法时,不是忌讳语法的讲解,该多也要多。

 比如今天上午我观看的英语语法与词汇教学23中,重点剖析了英语课上词汇教学的内容。针对里面提出的几个问题,我又仔细研究了一下英语课程标准。

《英语课程标准》对各个级词汇目标要求如下:

二级词汇:1、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2、了解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

五级词汇:1、了解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2、理解和领悟词汇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3、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4、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八级词汇 1、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等; 2、运用词汇描述比较复杂的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 3、学会使用30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通过研读课标和观看视频讲座,以及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体验,我认识到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词汇时,并不是单纯教会学生一个单词就可以,而是包含这个单词相连带的一些短语或者习惯用语。而且我们还应该知道学生去理解和领悟词汇的基本含义以及在语境中的意义,这是课程标准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从学词汇的功能的角度看,我们学词汇来干什么?是用词为了未来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做准备的。

  所以在语境中讲授词汇语法现象时,我们应该注意不要一味追求语境的真实性,该多扩展的时候也要扩展到位,不要怕多,所以我认为我们教师帮助学生学习语法注意的大一点就是该多就多。

二、   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语法时,设计的任务活动要灵活使用 ,该慢就慢。

 上一节课之前,有时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们常常要准备很多内容。尤其是在这一段的认真学习之后,我们更是知道要结合真实的语境带着学生快乐地学习英语,领悟任务型教学的精髓。可是我们在帮助语法时,我们设计的任务活动可以灵活使用,要学会灵活变通,如果发现学生对某一个语法现象掌握得不是太好或者有些困惑时,我们完全可以在课上删掉一些任务活动,放慢讲课的脚步,带着学生解决困惑然后轻松地去学好语法。

  三、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语法时,也要注意学生能讲出来的让他们自己去归纳总结,我们不要过于包办他们的学习过程。

  语言学习的过程,我觉得有时也是一个领悟的过程。有时我们一遍遍地去讲解一些枯燥的语法知识,未必我们的学生就能听得懂,可是如果我们不去过多地强调某一个语法现象,而是带着学生多去运用,多去在语言环境中领悟,可能学生慢慢地自己就学会去归纳规律了。这一点我在刚刚教完的这届学生中尝试使用了,而且觉得效果不错。

 比如我们在学习一些英语的时态问题时,我没有去过多地讲解时态的构成方式或者构成规则,而是领着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慢慢去体会什么时候应该用何种时态。比如在我们做完形填空题的时候,我让学生试着去理解全文的时态特点,然后有一些特定的场合应该用何种时态,比如这篇文章如果是一个故事,全文都是一般过去时,那么有个别填空的地方就可能会用到过去的时态。做完之后整体在朗读一遍,这届的孩子在做完形填空题的时候失误率少了很多,期待着他们在今年的中考中能够有比较好的发挥吧!

   总之我认为我们教师在帮助学生总结语法现象时该多就多、该慢就慢、放手去学、轻松无限!相信我们的弟子一天会比一天进步的!

  评论这张
 
阅读(198)| 评论(5)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