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大雁(朱红艳)

生活没有传奇,简单就是幸福。作品多是原创。

 
 
 

日志

 
 

【引用】班主任成长:无法—有法—无法  

2011-02-12 18:45:38|  分类: 引用的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注】本文是我最近编写的新书中某个专辑的导言,预计该书将于今年上半年出版。

 

班主任成长:无法—有法—无法

1、从无法到有法

都说艺术家的成长要经历“无法—有法—无法”的过程,从开始的毫无章法,信手涂鸦,到学习掌握一定的技法,按章办事,完成作品,乃至于技艺娴熟,驾轻就熟,此为第二个阶段。然若停留在此层面,不能进一步突破现成方法的局限,达到“心中有法,笔下无法”的境界,终究难以进入自由王国。

做班主任也一样。在外多次培训班主任,总是感觉老师们怀着“西天取经”的美好愿望,希望通过聆听报告,认真记录,好取得“真经”,拿回去用在自己做教育上。偏偏教育中有太多的变数,学生一变,教育情境一变,别人用得得心应手的方法到了自己手上失灵了。即使一句相同的话,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语气,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效果也完全不同。学习理论吧,不是觉得理论把什么问题都理想化了,就是觉得理论远远脱离了现实,高深莫测,难以对实际发挥指导作用。

的确,按教育学的说法,“教育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活动,教育学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现实性、辨证性、科学性。”然而,在现实中,因为教师和教育对象都是有思想有个性会变化的人,所以,教育也存在着“主观性、偶然性、多变性、不可复制性、理想性、人文性”等特点,唯有辩证性是一致的。到底是概念错了,还是我们的想法出了问题?应该说,大家都没有错,因为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发展的、辨证的。如果我们死搬教条,就会发现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但如果没有理论指导,我们的行动则完全是凭感觉、靠经验,难以把握方向和提高层次。

一名班主任的成长,也需要经历从“无法”到“有法”再到“无法”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初当班主任,面对着一个班级四五十个甚至更多的学生,我们会有手足无措的感觉。此时我们特别希望学习一些带班的经验、方法,至少让我们能入门,站稳脚跟,于是我们向老教师学习、参加培训、看书做笔记,这些都是在“学法”,随着带班时间的延长,我们的经验也在增加,这也是“学法”,直到成为业务熟练的“老班主任”,我们终于从“无法”到“有法”。

我们在实践中会发现两个问题,一,对别人的方法直接用“拿来主义”行不通,南橘北枳啊;二,自己一些运用纯熟的带班“法则”也是要变的,因为学生在变化,班级在变化,自己的思想认识也在变化,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也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法”。

真正的法,是变化的法,是不断更新的法。千百年来,无数先哲都在思索教育,留下了大量智慧的结晶。我们对教育中问题的思考从没有停止过,也从来没有得出一个终极完美的答案,因为人类一代一代延续下来,始终在发展在变化,几千年前提出的问题,我们今天还在面对,还在不断地思考。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教育乃人心灵的转向”,这个命题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怎么转?却有成百上千种转法。我们可能阶段性地,在战术战役上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要想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教育中的问题,乃是天方夜谭。唯有不断地围绕教育中的核心命题,在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的人群,寻求最恰当的教育方法,才是我们所要做的。班主任不是提出问题的人,而是解决问题的人,无论采用多少种方法,使学生心灵转向,而且向正确的方向转向,是班主任的职责所在。

2、从有法再到无法

随着经验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对教育思考的深入,一名成熟的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也在积累。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日益丰富,变式也开始增多,需要不断突破思维定势,寻求创新,并最终向着“无法”的境界靠近。

如果说从“无法”到“有法”,是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阶段,是必修课,那么从“有法”再到“无法”,就是一个班主任自由发展的阶段,是选修课,因为不是每个班主任都有这样的追求的。

即使班主任已经做得很职业了,也不能说他就是一个卓越的班主任。这个“卓越”,不是指学生有多少考取了重点大学,是指班主任对学生成长的终身影响而言。要想成为卓越的班主任,就必须拥有教育的大智慧,突破了教条主义条条框框的束缚,从有法再到无法,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此时的“无法”,已经是一种超脱,一种信手拈来,一种自然的本能反应。是法已融会贯通,渗透到了做教育的举手投足之间,教育渐渐融入了生命,而生命本身也构成了教育。

这种境界并非虚妄,有些卓越的班主任来到学生中间,不必多说什么,也不必多做什么,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影响、一种引领。论起技巧,也许大家并不在行,但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已经无需用技巧或手段来证明什么,教育家本身就是教育。

虽然我们都在这条道路上求索,距离“无法”还很遥远,而且班主任工作的绝大部分仍然要“有法”,否则必然会“乱了章法”,但是,作为一种理想的境界,我们依然孜孜以求,用自己踏实的实践,逐渐参透“法”中奥妙,最后达到“心中有法,手中无法”的境界。

达到这种境界的班主任有这样几个特征:

1、总是充满着自信和乐观,不管遭遇多么困难的局面,都能想出办法应对。他们享受着教育和工作的乐趣,付出智慧与汗水,收获学生的成长。没有职业倦怠感。于他们而言,班主任是最富有创造性、最能体现人生价值的工作。

2、对教育中常用的手段了如指掌,运用自如,看似随手拿出一种来用,总给人感觉是那么恰到好处。一次是碰巧,如果常常这样,显然就不是巧合或运气能解释的了,只能说他具备了教育的灵感和智慧。看似波澜不惊,实则举重若轻。这样的班主任能把平凡的小事做得像艺术品一样,令人赏心悦目;

3、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不走寻常路,不拘泥于现成的法则和传统的做法,处理问题看上去往往“不按常理出牌”,即所谓的“超常规”。这种创新并不是体现在做出一些别出心裁的举措或哗众取宠的事,而主要是体现在传统教育活动中。越是传统的活动越是能做出新意,常做常新,体现了高度的教育智慧。

3、从循规蹈矩到超越常规

相对于教育中的循规蹈矩,一些“无法”的班主任却经常反弹琵琶,采用一些超常规的方法解决教育中的难题。

手中无法的前提是心中有法,“无法”也并非是真的没有章法,而是指教无定法。其实仔细研究一些超常规方法的案例,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特征,它们虽然“出乎意料之外”,但一定是“在情理之中”。 “超常规”只是相对与通常的做法而言,形式虽有不同,但一定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超常规方法并不是班主任刻意生造出来的,也不是本来就存于班主任的头脑中的,而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境生成的,有的在瞬间完成,有的则经过了深思熟虑。这些做法都很好地解决了一些具体的问题,但是并不具备可复制性,有时一种方法只能用一次才有奇效。但智慧的班主任的超常规方法不仅不是偶一为之,还会经常涌现,因为产生这些方法的源泉不会枯竭,只要班主任工作在继续,他对教育的思考就不会停止,突破与超越,成为一种习惯。

超常规方法只是一种圆融、变通,虽然运用了逆向思维或发散性思维,但也只是用更为巧妙的策略达到正常的教育效果,不能为达到目的而伤害学生或家长的人格和尊严。

超常规的方法只针对于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境,离开了当时的情境,不太可能重复运用。

既然超常规的教育方法往往不可复制,那么为什么我们还对此特别有兴趣呢?不仅是因为那些很给力的超常规故事有很强的趣味性、戏剧化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我们能透过表面的“超常规”读出实质的“有规律”,仔细分析这些方法的共性和实质,能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以做一些提炼、整理,以为今后遭遇类似情况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如果离开了这个前提,超常规方法的价值就不大了。

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具体的做法。

4、从追求技法到寻找智慧

在本书中,我们一直在谈教育中的“大智慧”,但到底什么是教育的大智慧?智慧和技法到底差别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需要弄清楚。在很多案例中,作者都是在说:这是教育智慧。似乎说智慧就比谈“技巧”高出一等。但事实上,很多案例,包括本辑中选编的一些,我们很难辨别清楚这是技巧、那是智慧。也许,智慧与技巧的差别仅在毫厘之间。

但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差别虽小,却是决定性的。以我个人的判别,智慧和技巧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出发点。技巧只关注技术层面,很少涉及对人心灵的影响,它以解决问题为最高目标,为达到目的可以采取任何手段,而我们把这些手段从人的成长的大背景中剥离出来,既不了解前因,也不考虑长远的影响,只是将其总结为什么什么法,这种技法就是没有价值的。因为说白了,聪明一点的人都会想到一些取巧走捷径的方法,我经常说魔术人人会变,各有其奥妙不同,如果把这些作为班主任追求的目标,当然就是剑走偏锋,甚至南辕北辙了。

教育智慧产生的源头是对学生的爱,有了爱,就会为教育对象的健康成长苦苦思索,自然会有智慧,做教育时产生的奇思妙想当然也会不绝如缕。小爱产生小智慧,大爱产生大智慧。大智慧不一定很巧,甚至看上去有些愚笨,但从长远来看,对人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为学生从教师那里不仅可以学到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受到教师人格的影响。是以,班主任做教育的境界决定了学生发展可能达到的高度。向往卓越的班主任应该把追求教育境界,以发展人为目标作为努力的方向。

班主任们只有摆脱了对技法的追求,才有可能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每个人成长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但一定都需要一些时间,时间和经历的积累影响了思想的厚度,但更需要思考,反复在同一层次上操作根本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学无止境,追求无止境,当我们达到这种境界,很多教育的灵感和方法会不断涌现,对教育手段的运用也达到信手拈来的程度。对事情的处理看似无法,甚至和传统的做法背道而驰,但细想来,那些超常规的做法却恰好暗合了某些教育规律,他遵循的是人成长发展的“大法”。正是尊重了人的个性、注重了教育行为的实效性,才产生了教育的个性。

陶行知先生著名的“四块糖”的故事是一个经典的超常规教育案例,看过的人都佩服陶行知的教育智慧,但如果陶先生不是从真正关爱孩子的角度出发,这样的“技法”是怎么也不会想出来的。在现实中,我们也有班主任效仿陶行知四块糖的做法,效果却正好相反。失败的原因何在?是因为孩子还不能感受到我们的爱和良苦用心,利用了我们的善良和宽容掩盖了自己的错误,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

由此可见,更换了具体的情境,离开了对学生的爱,技巧不仅不能帮助我们教育学生,反而会让我们的教育蒙上了功利主义的色彩。

教育需要运用一定的技巧,但技巧绝不是教育。

  评论这张
 
阅读(100)|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